![]() |
![]() |
所見即所得?所見非所得? |
從小到大,大家一定都上過美術及勞作課程,長大後進入百工百業,少數人從事藝術創作,有些人則當老師傳授美勞技能,但不論我們踏入了什麼工作職場,每天從早到晚必須做的事情,從起床後選擇今天要穿的服裝,到上班時面對各種任務,最後回家前順便去市場買個菜,我們一直都在跟「五顏六色的繽紛世界」中進行抉擇。 除了個人偏好外,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被物品表面顏色影響深遠。 也因此,我眼睛看到的顏色是否真實?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?或是來自主管的要求?客戶的訂單規格?甚至是周邊親友的喜好? 這一連串的不確定因素若要追根究底起來,都和「光」直接產生連動關係。 以下圖片原稿是一模一樣的,拍照設備與設定也都相同,但是卻很明顯地看得出都不一樣,原因就是出在「光」的差別,簡單來說就是「照度」與「色溫」不同。 |
![]() |
肝不好,人生是黑白的; 光不對,世界是混亂的。 |
相信大家都有共同的經驗: 「在水果攤買的水果都好漂亮,可是拿回家後卻發現怎麼都變色了?」 「在服飾店試穿衣服時都覺得自己是名模,買回家隔天要穿出門一照鏡子,卻發現怎麼會差了這麼多?」 沒錯!這就是「燈光改變顏色」的殘酷真相。 只是因為賣場的燈和我們家的燈不一樣,就是這麼簡單,也不要老是說賣場在搞詐騙了! 買蔬果、服飾是經常發生的日常生活小事,但如果因為工作上的需要,比如說:「產品設計生產與銷售」、「美編完稿輸出」、「人像或商業攝影」、「才藝教學或研究」、「材料生產與銷售」、「居家修繕裝修」、「文物考據修復與典藏」、「高價藝品展示與交易」、等,幾乎不勝枚舉,此時如果發生「色偏」,那麼後果可能會嚴重到令人承受不起,同理,起源點仍然是「光」的差別。 |
沒有光,就看不到色; 光不對,色一定不對。 |
綜觀市面上一般跟光有關的商品,舉凡「手電筒」、「檯燈」、「立燈」、「崁燈」、「投射燈」、「日光燈」、「攝影燈」、「閃光燈」、「美肌燈」等,絕大多數都是「單一照度」及「單一色溫」,即便少數號稱可以調整,但實際能表現出來的是否能夠「符合標準」或「符合需求」,那就真的會變成羅生門一般各說各話了。 不管是居家或工作場所,只要簡單地從我們身邊開始觀察各種燈具,是否可以調整照度或色溫:「天花板燈具」「書房檯燈」、「臥室梳妝台」、「工作室」、「教室」、「工廠」等,是不是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固定不能改變的? 如果真的是如此,那又如何能指望做出來的「家庭作業」、「彩妝打扮」、「美勞作業」、「客製商品」、「美編輸出」等,所需要表現的色彩飽和度或色相是否正確? 即使廠商生產過程都注意到了,也都給了完美的商品,但運到了賣場往陳列架上一擺,還是會因為賣場的燈光不對而前功盡棄,真可謂是無妄之災。 然而其實並非我們不想,只是目前現實狀況下沒有解決方案,所以大家只好繼續睜一眼閉一隻眼,繼續當個「差不多小姐先生」,日子也就繼續這樣過下去! |
我要的不多, 無非是光源能自由調整。 |
我們是一群懶惰的人,若是能直接買到產品來使用的話,我們絕對不會想要自己開發。現在就是因為被「不正確的光」給逼到不得不上「梁山」,再加上夥伴們多年來的經驗與需求等因素,實在是找不到適當的商品,所以只好自己跳下海,開始了漫長的研究與開發之路。接下來,您將看到我們所提出的產品需求與發展方向,這是針對個人小範圍內使用的情境所規劃: 1.精緻小巧容易隨身攜帶與佩戴; 2.整體重量要輕,大約跟一支手機差不多; 3.內附低電壓電池供電,安全之外還得省電; 4.電池必須是國際標準市售品,日後容易維修 或更換; 5.充電要很方便,可以邊充邊用,還要很快充 飽; 6.圓管造型,方便因應身材調整角度; 7.可以透過夾具變為檯燈或夾在畫架上; 8.至少滿足面前45cm/120度範圍內足夠且標 準的光源; 9.要可以依據需求隨意調整照度與色溫; 10.照度與色溫要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; 11.要容易維修,所有零配件都要能補購; 12.整體品質要堅固耐用,按鍵、接口要耐衝 擊; 13.外觀要有質感,操作要簡單; 14.供應商除了新品保固之外,還要能提供緊急 備援方案; 15.要有防盜協尋機制; 16.要盡量使用環保材料,同時提供升級回收計 劃; 17.價格要親民! 18.價格要很親民! 19.價格一定要親民! 以上洋洋灑灑十幾項需求,其實就是我們原本希望可以買得到的現成商品,但很無奈的事與願違,長久以來就是遍尋不著,所以才只好自己動手。 |
後記 |
末,我們自知眼睛不會比別人厲害或敏銳,設備儀器也是三三兩兩而已,同時也認知道專業知識比不上專家學者,團隊規模甚至堪比牙縫這麼小,口袋幾乎毫無深度可言。 但我們憑藉著一點傻勁、滿滿的期待、破表的熱情,讓這個產品得以實現,透過第三方公正機構為產品量測出真實的數據,同時承諾對於每一個銷售出去的產品皆視為已用,期待能獲得您的讚許。 |